新华社发表评论文章,针对社会上对整治违规吃喝政策的歪曲解读现象提出警示,强调要深刻理解整治违规吃喝的深远意义,坚决维护党的纪律红线,确保政策执行不变形、不走样。
文章指出,近年来,我国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整治违规吃喝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一些地方和单位出现了对整治违规吃喝政策的歪曲解读现象,不仅影响了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部分地方和单位将整治违规吃喝政策解读为“一刀切”,忽视了对实际情况的考量,他们认为,只要涉及吃喝,就一律禁止,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导致一些正常的工作餐、接待活动受到影响,甚至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
有些单位和部门将整治违规吃喝政策解读为“禁酒令”,将原本正常的公务接待活动与饮酒行为混为一谈,导致一些公务接待活动变得尴尬,影响了公务活动的正常开展。
部分媒体和自媒体对整治违规吃喝政策的解读存在偏颇,以偏概全,夸大其词,甚至断章取义,误导了公众对政策的理解,加剧了社会对整治违规吃喝的误解和恐慌。
新华社在文章中强调,整治违规吃喝政策的核心是严明纪律,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风,而不是简单地将吃喝行为一概禁止,各级党委政府要正确引导,准确解读政策,确保政策执行到位。
为此,文章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对整治违规吃喝政策的认识,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整治违规吃喝的重要意义,使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这项政策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维护党的纪律红线的重要保障。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各级党委政府要结合实际,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对象,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政策执行不变形、不走样。
三是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行为,要加强对整治违规吃喝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四是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党员干部的自律意识,要通过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遵守纪律,自觉抵制不正之风。
五是完善制度机制,构建长效机制,要建立健全整治违规吃喝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预防违规吃喝问题的发生。
新华社的这篇文章对于纠正对整治违规吃喝政策的歪曲解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刻领会文章精神,坚决维护党的纪律红线,确保整治违规吃喝政策落到实处,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